几代皇帝中选不出一个能力挽狂澜的明君
几代皇帝中选不出一个能力挽狂澜的明君?
谢谢邀请,并非没有明君,只不过没能力挽狂澜罢了。
因为这个王朝终究是亡了,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或背景,末代君王大臣的努力都成了无用功,如果王朝还能够延续百年,那又何来的“王朝末年”呢?
王朝灭亡原因汇总自脉络清晰的春秋开始,各个国家或王朝的亡国原因可谓五花八门。
东周因分封导致地方势力坐大;
强秦因迷信法家思想而不适应新的大统一时代;
西汉积重难返而邀请王莽当了背锅侠;
新莽因不合时宜的改革;
东汉因黄巾导致地方割据;
南北各朝因世家大族势力过于庞大而屡屡“禅让”;
隋因为试图对世家下手操之过急加之杨广好大喜功而群起而攻之;
唐因外强中干的武力失控;
五代沿袭残唐因藩镇势力过大武将夺权频繁;
▲惨烈的崖山海战
北宋亡于地缘和胡闹,南宋则亡于大势;
元朝亡于融入汉文化不足,却学会了奢侈和享受;
刚明亡于内外交困的全面崩盘;
晚晴则死于不见棺材不掉泪的拒绝变革。
当然上述只是笔者读史的感官映像,不见得多全面,但体现了一个本质:王朝兴衰如同花开花谢,总有终结之时。
兴亡周期率的背后操纵兴亡周期率是指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政权都会经历兴衰治乱,往复循环呈现出的周期性现象。从哲学上而言,万物皆有始有终,具备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历程,“日中则昃,月满则亏”,巅峰意味着衰落的开始,没有任何事物能够永存。大到宇宙的源起和毁灭,小到物种的进化和灭绝都,况乎一个短短不足三百年的王朝呢?
▲盛唐气象终敌不过“渔阳颦鼓”
在中国,极端的贫富悬殊是历史周期律的推手,具体表现为以土地为代表的财富过度集中,从而导致大量具备生产(造反)能力的贫民一口饱饭尚不可得,进而导致社会的崩溃,从而达到新的相对公平,周而复始。
改朝换代意味着人口被消灭大半,曾经的土地财富占有者多被从肉体上消灭,于是由开国之君开始,到二世三世励精图治、布仁施德休养换来一片盛世,然后又将沿袭之前的套路陷入土地兼并和财富集中不可自拔。
这就是兴亡周期率运行的基本原理。如果不着重于社会总体秩序的改良,那么崩盘的一天总会来临,区别只在于早晚而已。
其实每个王朝都做足了功课任何一个都是建立在前代的废墟之上,各自都少不了一番感叹和总结,感叹于朝代兴亡和自家立国的不易,总结过兴亡经验,在立国之初的制度设计上下一番功夫。
以秦国为例,商鞅变法的确奠定了统一天下的基础,但秦穆公的王道同样曾经使秦国强大过,我们不能说法家行能够证明别家就不行。
学贯百家的商鞅在推销法家的“霸道”之前,商鞅用两天分别讲了五帝的“帝道”和周朝的“王道”,结果听得嬴渠梁昏昏欲睡,差点把他赶了出去。但一说新式法家的“霸道”,秦王则如同打了鸡血,两人聊了三天三夜。
但出了皇宫,我们可以听听他怎么跟猎头(宠臣景监)怎么说的吧。
鞅曰:“吾说君以帝王之道比三代,而君曰:‘久远,吾不能待。且贤君者,各及其身显名天下,安能邑邑待数十百年以成帝王乎?’故吾以彊国之术说君,君大说之耳。然亦难以比德于殷、周矣。”--《史记.商君列传》长久的我管不了,毕竟没点德性积累的秦国如何能在几十上百年成为帝王呢?我的“疆国之术”(法家强兵富国之法)肯定能成功,但要说朝代的德行和寿命怕就比不了商周了。
因此应用法家变法的秦国如同吃了一副虎狼之药,待到药效稳固之后这药效的后劲任谁都去不掉了。华丽变身之后的秦国残暴、嗜血而毫无信义可言,唯依靠强大武力而已。
鲸吞六国之后很快就消化不良,陈胜吴广一句“失期者斩”的谎言就能造成燎原之势,这难道不是秦国两百年不良形象和秦始皇的暴虐所带来的吗?
商鞅给出了神预言,大秦亡国的隐患自变法伊始就深深埋下,一味责怪胡亥和赵高是说不过去的。
而西汉立国产生有两个成语“汉随秦制”和“萧规曹随”,刘邦看到了秦国制度对于大一统帝国的好处,所以很快放弃了“约法三章”而全盘接收秦国法律,但明面上做了很大的改良,加之文景二帝数十年休养生息和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使得汉成为了所有心中的正统。
所有人被汉家皇帝忽悠了百多年,知道汉昭帝对迷信儒家的太子说了这么一段话: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汉书-元帝纪》用了上百年且行之有效的“外儒内法”,却被一个头脑单纯的汉元帝一朝废弃,这也是儒家坐大和王莽篡位的前期原因,40年后,西汉卒。
说了秦汉的两个例子,是告诉大家,皇帝宝座永远有人惦记,历史周期律也无处不在,王朝灭亡不全是君王的问题,而是一定会走到走一步,只是各自的行程不同而已。
也不是没有中兴之主中兴的帝王还是有的,推倒重建的刘秀不算,但力挽狂澜延续百年国祚的还是能找出两个。
唐宪宗李淳
在位短短十五年期间,他励精图治,重用韩愈、裴炎、李愬等忠臣良将,改革弊政,勤勉政事,力图中兴,从而取得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重振中央政府威望,史称“元和中兴”。
举个例子,随邓节度使李愬“雪夜袭蔡州”奇袭典范之后,各个观望中的藩镇纷纷上表臣服,或亲自入朝当官,或遣子弟入朝,一举结束了安史之乱后的半个世纪的藩镇割据,后来的乱象那是黄巢带来的。
只此一条,他就将唐朝国祚延续了一百多年。
汉桓帝刘志
“推其致乱之由,殆始于桓灵二帝。”--《三国演义第一回》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诸葛亮《出师表》在小说和正史里的刘志可谓声名狼藉,其实主要原因在于他是第一次“党锢之祸”的主要当事人,得罪读书人的下场向来如此。
▲小说和影视里永远都那么猥琐
刘志放荡是真,也极有能耐,汉代给先皇谥号想来考究,绝无是唐以后掌权者说了算,基本上还是客观公正的。
辟土服远曰桓;克敬勤民曰桓;辟土兼国曰桓;武定四方曰桓;克亟成功曰桓;克敌服远曰桓;能成武志曰桓;壮以有力曰桓。“桓”可不是什么恶谥,相反是对一个君王的高度评价,他是汉朝人民眼中的齐桓公再世,且看他干了些什么吧。
摆平外戚:作为被外戚扶植上位的皇帝没当傀儡,反而与是宦官共谋,通过堂堂正正的罢免和追杀将以“跋扈”闻名的梁冀治得服服帖帖。这比康熙小狐狸(当年还小)的孤注一掷来的解气得多。
倘若不是雄主,怕也难逃曹髦的命运。
平定羌乱:简单点说用对了人,段熲将羌族各部落几乎屠杀殆尽,这才让他们从此服服帖帖,要知道,之前为了镇压他们,汉朝花了250亿钱,死了数十万人都没搞定。
四方蛮夷都被整的不敢动弹,大汉的权威至此到达顶峰。
▲卖官鬻爵在他儿子灵帝手里达到巅峰
刘志毛病也不少,比如开了卖官鬻爵的先河,还立了一个昏庸的太子,但如果没有黄巾起义和董卓入朝的意外,东汉其实命不该绝,以至于千年以后还留下一句“独汉以强亡”的感叹。
两位帝王都是“中兴之主”的不二人选,他们继位之时国家已经游走在了灭亡边缘,一不留神他们也会成为亡国之君或者亡国之君的父亲。
殊途同归哪怕能续命百年,王朝终归还是要亡的,“积重难返”四个字对于普通人而言太重了,笔者认为每个王朝都有续命的机会,但他们未能赶得上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或者说在位皇帝多多少少都有些资质不够。
▲一个没死明白的亡国之君
比如说崇祯,除了勤政一条优点之外,他猜忌、残忍而吝啬,是一个最不好伺候的主,孙承宗、熊廷弼、袁崇焕、曹变蛟和周遇吉... ...大把的优秀将领或被整死于大狱,或被放弃于沙场,真想骂一声吊死活该。
再说了,题干所问类似于“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王朝都亡了,亡国之君的评价又能高到哪里去了?
长篇大论半天的回答,不知各位满意否,可以选择点赞或者评论踩两脚表个态,当然,点击关注一下,笔者就最开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