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为什么要写道德经
老子为什么要写道德经?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我是小七,一个喜欢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一个沉迷于扯淡的萌妹子。这篇稿子来自于老包杂谈。
老子是一个清醒的智者,他对人间富贵功名利禄没有丝毫留恋,索性辞官归去。他骑着板角青牛一路向西,将至函谷关时发生了一件影响了中国思想界数千年的重大事件。
当时函谷关的长官名叫尹喜,又称关令尹,字公文,道教尊称为尹真人、玉清上相等,也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
据《三才图会·人物》卷十记载,尹喜为甘肃天水人(现在来看,甘肃天水确实是个好地方,出的人物都是名垂宇宙响当当的大角色),当年他母亲白天睡觉的时候梦到九天云彩绕身,之后便怀有身孕。
等到尹喜出生的时候陆地自生莲花,他长大之后身材颀长容貌丰雅,有神仙之姿,喜好研读《三坟》、《五典》之类的书籍,乐善好施不求闻达,对于修仙遁世之道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思考,修为相当深厚。
又说尹喜是周康王时的大夫。他夜观天象发现函谷关方向可能会有圣人路过,所以自动请愿放弃大夫之职而去镇守函谷关。他镇守函谷关的时间最少不下三十年,一到任就命令属下一个叫孙景的严密注意,只要有仪容不俗仪仗超凡的人,就一定得拦住。
先疏通一下故事的矛盾之处。《史记》中所说老子出关当在孔子问礼之后,孔子所处的时代大致为周灵王至周景王时期;《云笈七签》中记载老子出关为周平王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三才图会》中说老子于周昭王三十三年七月驾青牛出函谷关,而尹喜却是周康王时大夫。
这三者时间差距非常大,历史记载和宗教记载之间有矛盾,宗教内部也有很大的出入。所以看这类故事就不能太计较时间问题。
老子骑着青牛优哉游哉地走着,强大的气场已经透过云层反映到了大气中。尹喜站在城楼一看,呀,一团柔和的紫光竟然大白天地出现在高空,这可是大大的吉兆,几十年前预见的圣人这几天终于要从此路过。他立即命孙景严密注意关前动向。
在神人手底下办差也不容易,被迫盯梢一盯就是几十年的孙景今天听大人一吩咐来了精神,最近有望得到解放。孙景见到老子之后立刻意识到救星出现了,一面派人拦住老子去路,一面通知尹喜赶快出来查验。尹喜站在城头往下一看,板角青牛上端坐着一个须发皓然精神矍铄的老者,头顶隐隐聚着紫气,唉呀妈呀,这不是圣人谁是圣人。
尹喜箭步如飞从函谷关城楼上冲下来径直扑到老子跟前,扑通一声跪在了青牛脚下,激动地说道:“在下知道有圣人从此经过,所以日日留意,今天终于等到您出现了。”
老子微微一笑,问道:“你何以知之?”尹喜说道:“日来天有紫气,东方有真气状如龙蛇自西来而变,此大圣人之征。”老子颔首说道:“你知道我,我也知道你,且进关说话。”
一进关之后尹喜就再三请求拜老子为师学习道术。老子对这个未来的弟子本来就有些了解,加之他诚恳的态度,积极的探索精神都让老子很受感动。但是高人收徒弟绝对不马虎,老子也不例外,所以他就给尹喜出了三道技术性难题,结果尹喜以优异的成绩通过测试。
接下来是对尹喜善心德行的考察,这是最重要的一关。却说老子当时有一个跟班名叫徐甲,答应跟随老子一同西去,每日工钱一百钱,归来后一并结算。可是走到函谷关的时候徐甲怕老子一去不回赖了他的工钱,所以就跑去给尹喜诉苦,希望尹喜给他主持公道。
老子对徐甲说:“你跟随了我二百多年,我应该结算你工资七百二十多万钱。但是你赖以长生的是我给你的太玄生符!”老子说毕太玄生符就从徐甲嘴里飞了出来,徐甲立时化为一堆白骨。
尹喜亲眼目睹了一个人从生机勃勃到灰飞烟灭的可怕变化,变化速度之快超出了尹喜的想象,当真是生死悬于一念。他很快对徐甲的遭遇起了怜悯之心,希望老子可以施大神通救活徐甲,再者他也想看看老子到底有没有起死回生的本事,所以当即说道:“老师欠徐先生的钱弟子当全部代还,只是希望老师能够宽赦他的罪过救他活命。”老子听完将手中的太玄生符往白骨上一扔,一个活生生的徐甲又站了起来。尹喜见状心中的震撼和敬佩自不必说。
测试完全通过之后老子就在函谷关呆了一百多天,经常给尹喜授课,内容都是些修真引导之类的高深学问。尹喜在这一段时间内跟着老师学了好多东西,但是从来没见过教科书和课本。尹喜感到非常遗憾,他想让老子留下一些文字性的东西好教化后人,老子起先不肯,最后经不住尹喜的软磨硬泡这才勉力为之,写了一本书,名字就叫《道德经》。
《道德经》分《道》和《德》上下两部分,原来《德》在前《道》在后,后来才逐渐形成今天的结构。《道德经》全文不过五千余字,但是其文简其意远,远到可以影响中国的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道德经》中提到的“道法自然”、“知其黑守其白”、“兵者不祥之器”、“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等等一系列重要的哲学思想一直在作用于我们的生活,指导着我们的生活趋于恬淡、和谐、自然。
据说《道德经》是老子和尹喜离开函谷关之后在楼观台写成的。楼观台是尹喜的隐居之地,位于陕西省终南山北麓,道教圣地,号称“天下第一福地”,自古有“关中河山二百,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名”的说法。尹喜辞官之后跟随老子回到大本营开始潜心钻研,最终写出一部《关尹子》传世。
老子出关之后的去向问题又是一大谜题以致于众说纷纭。
司马迁干脆说自己不清楚,在秦献公时期又出现了一个不清不楚的周太史儃的人,预言“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有人认为太史儃就是老子。
《太平御览》引《蜀本纪》说老子在写完《道德经》之后对尹喜说了一句话,“千日之后去成都青羊肆找我”,似乎老子最后又到了今天的四川青羊观。
最有意思的一种说法是“老子化胡成佛”。这一说是道教许多理论高手为了打击佛教而创新出来的理论,并且著有《老子化胡经》一书作为此说的理论基础。之所以会有这种说法,就是因为当初司马迁没把老子的问题说清楚。司马迁是个认真负责的人,说话很有分寸,没弄清楚的问题绝对不胡说,老子其人的行踪确实不好把握,世人也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所以他只好在《史记》中说“莫知其所终”。
恰好是这句充满不确定的话给了后世那些崇信道教的信徒巨大的想象和发挥空间。到后来,佛道两家因为这本书不知道搞了多少回辩论会,口水仗没少打,最后或许是因为《老子化胡经》引起的争议过大不利于宗教和谐而屡次遭到官方查禁打击。
老子既然是太上老君的化身,道教的大仙们必然最终安排他以太上老君的身份回到天界,继续统领万神。此说既不触犯佛教又能继续保持老子的神圣性,相对来说是一种皆大欢喜的归宿。
我是小七,一个沉迷于研究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欢可以关注我。
版权申明:本文系山海经解密小七独家邀约稿件,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盗用以及洗稿,未经同意擅自盗用,将追究到底。